
本文来源公众号:纪人物
世人常常羡慕孙中山与宋庆龄之间那段跨越27岁的爱情。他们因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一起,虽然相守时间短暂,却被视为理想伴侣的典范。然而,孙中山和宋庆龄能够最终结合,还需感谢孙中山的前妻卢慕贞的成全。因为宋庆龄家族信奉基督教,坚守一夫一妻制,孙中山若想与宋庆龄长久在一起,必须先让卢慕贞做出让步。面对丈夫的离婚请求,卢慕贞收到信后,仅用一个字回应:“可”。
那么,他们之间到底经历了什么?
1867年,卢慕贞出生在广东一个书香门第之家。那个时代女性被教导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,尽管她家境优越,有机会接受教育,但她依然被塑造成一个传统妇女的模样。自幼缠足,精通女红,性格勤劳淳朴、温柔善良。虽然不具备惊艳容貌,身材也较为矮小,但她是那个时代最被看重、最合适当媳妇的典范。
少年时期的孙中山思想活跃,却一不小心破坏了村中的神像。为躲避村民责难,父母将他送给哥哥孙眉抚养教育。孙眉为约束孙中山,安排了一桩婚事,女方正是卢慕贞。这桩亲事得到了两家长辈的认可,双方都认为是天作之合。卢慕贞敬重父母,顺从安排,因此机缘巧合下嫁给了孙中山。
展开剩余85%那时孙中山18岁,卢慕贞17岁。他们的结合完全是“媒妁之言”,婚前彼此并不相识,反映出那个时代婚姻的普遍状况。婚后不久,孙中山前往香港攻读医学,卢慕贞则留在广东料理家务。
婚后,孙中山的事业反而进展顺利,家庭和妻子未给他带来阻碍。卢慕贞每次看到丈夫谈论政治理想,眼神中闪烁着炯炯光芒,感到他已不是从前那个普通人。她知道丈夫志向非凡,虽不明白“这番大事”具体指什么,却感受到这份责任的重量。
在孙中山长期外出奔波期间,卢慕贞承担了繁重的家务,代替丈夫承担家庭责任,孝顺公婆,无微不至地照顾家中长辈。令人动容的是,即使孙中山不常在家,她仍亲手为他和公婆缝制衣物,那一针一线都承载着浓浓的情感。
有一次,孙中山和哥哥回家探望病重的父亲,映入眼帘的是卢慕贞在病榻前忙碌伺候,端茶递水,毫不懈怠。孙中山深受感动,逐渐消除了心中对卢慕贞的偏见,开始心怀感激。
婚后三年,孙中山的父亲病逝。卢慕贞悉心照料,尽到了作为儿媳的责任,这让孙中山既感动又愧疚。虽无情感爱意,但彼此始终尊重如宾。作为传统封建妇女,卢慕贞从未言爱,却用行动诠释着这份情感。
1892年7月,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,第一份医生工作是在澳门镜湖医院。凭借高超医术,他迅速成为名医,收入丰厚。卢慕贞迎来了短暂的幸福时光,但背后却是无时无刻的担忧。孙中山利用澳门特殊的葡萄牙统治环境秘密策划反清运动。
尽管如此,卢慕贞依然每日相夫教子,照顾新生的长子和随后出生的女儿。1894年11月24日,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,开始聚集志士共谋振兴中华,将“天下为公”的理念传遍全球。
孙中山志向远大,而卢慕贞则更愿守护家园平安,形成鲜明对比。
1895年,孙中山在广州发动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,因准备不足失败,被清政府通缉。卢慕贞只得带着年幼的两个孩子及婆母婶母逃亡。无丈夫在侧,她肩负起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。虽艰难,却从未抱怨,只担心丈夫安危。
后辗转到檀香山投靠孙眉,路途艰辛磨破脚,身体虚弱留下后遗症,但她未曾埋怨,只能体谅丈夫的不易。
不久,孙中山秘密回到檀香山,一家人团聚不久便再次离去,继续革命。此后12年,孙中山仅回国三次,家中重担全落在卢慕贞肩上。
孙中山为革命献身,将爱心倾注大众,无暇顾及家庭,卢慕贞多次体谅并建议丈夫纳妾,均被拒绝。
李伯新在《默默支持孙中山革命的卢慕贞》中评价她是传统女性的典范,既抚养子女,又孝顺长辈,承担繁重家务,还为革命风险担忧,减轻了孙中山的后顾之忧。
1910年7月,孙中山母亲去世,卢慕贞带两个女儿前往槟榔屿与丈夫团聚。孙中山悲痛泪下,卢慕贞却无怨无悔,始终鼓励丈夫坚持革命。
1911年,中国经历剧变,孙中山的革命成功,他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总统。卢慕贞为丈夫成就感到欣慰,1912年随子女来到上海,受到陈其美热烈欢迎,被尊称“中华民国国母”,成为首位被赋予此称号的女性。
在南京生活期间,她照顾丈夫起居,但不习惯公开场合,经常因政治活动感到尴尬。孙中山虽无责怪,两人却都感到压力和矛盾。
生活被宋庆龄的出现打破。1914年8月21日,宋庆龄在姐姐介绍下成为孙中山的英文秘书。宋庆龄从小便敬仰孙中山,两人工作配合默契,思想高度契合,渐生情愫。
尽管同盟会元老、家族长辈强烈反对,孙中山仍决意与宋庆龄结婚。关键时刻,他写信给卢慕贞,请求离婚。卢慕贞收到信后,心痛难抑,但仍答应了——一个字:“可”。
她坦言自己学识有限,不懂英文,缠足行动不便,难以帮助丈夫。面对乱世,孙中山奔走革命,她独自照顾家庭,身心俱疲。既然丈夫找到伴侣,她愿成全,答应离婚。
她的真诚打消了反对声音,最终离婚成行。她从17岁嫁给孙中山,到48岁离婚,经历了疏离、亲密,最终转为家人般的情感。
卢慕贞甘愿退出,是因为了解孙中山的伟大理想,自己无法共鸣与扶持,选择成全他的壮志。
离婚后,孙中山心怀愧疚,常寄钱物慰问,还与宋庆龄共同探望卢慕贞。私下里,宋庆龄与卢慕贞以姐妹相称,卢慕贞也告诫儿子孙科尊重宋庆龄,家庭关系和谐。
卢慕贞认为自己无大抱负,无法像宋庆龄那样支持革命,但她尽己所能承担家庭重担。
1925年,孙中山逝世于北京协和医院,卢慕贞在澳门第一时间获知噩耗。她发表悼念文章,称赞孙中山“伟大的精神、伟大的人格”。
孙中山去世后,卢慕贞多次往返澳门与内地,为抗日游击队采购枪械、药品,延续孙中山的报国理想。她默默奉献,认为这只是她应做的事。
为了鼓舞抗战士气,虽然不善言辞,她能发表激昂演讲。她曾顶着缠足的小脚,走遍澳门街巷动员支持抗日。
她一生慈悲善良,深知教育改变命运,常参与乡村兴学、救济贫困。
1952年9月7日,卢慕贞辞世,享年86岁。她依照孙中山遗愿皈依基督教,安葬于澳门西洋坟场。
人生各有表达爱的方式:成全、老死不相往来、握手言和或放下。但更盼“只愿君心似我心”。在卢慕贞的一生里,遇见孙中山是爱的成全;对孙中山而言,遇见她也是幸运。
人生如荒野荆棘丛生,但当遇见愿携手的人,就应无惧艰难,共赴
发布于:天津市展博优配app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